金屬表面處理—除油工藝如下:
1、物理除油法(有機溶劑法):金屬表面處理中的物理除油法是一種用對油污有溶解能力的溶劑(動植物油或礦物油)洗掉油污的方法。這種方法加工速度快,但除油效果不是很好,而且大多數溶劑易燃易爆,有一定毒性,使用不安全。本方法適用于鋼鐵材料的沖壓件和鑄件、鋁、銅及其合金的機械加工件和壓鑄件的清洗。針對于用堿液難以去除的礦物油和嚴重油脂也可以用物理除油法。除油用的有機溶劑應考慮溶解性強、揮發性好、毒性低、不易著火、價格低、對被涂物體無腐蝕性的溶劑。目前主要使用苯、醚、酮、酚和含氯溶劑。
2、化學除油法:化學除油法是目前適用性非常廣的一種方法,以堿液除油法為代表,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鈉。大多數情況下,還加入碳酸鈉、偏硅酸鈉、硅酸鈉、磷酸鈉和焦磷酸鈉,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除油的效果,還可在堿液除油配方中添加表面活性劑,表面活性劑一般是親水基和親油基組成的化合物,可以吸附在抽水互斥的界面上,從而降低兩者之間的表面張力,將不能與堿液發生皂化反應的礦物油乳化,達到除油的效果。
3、電化除油法:這種除油法是利用電解作用,在充滿除油液的電解槽中,將被涂物作為陽極(或陰極)置入,然后在短時間內施加直流電,降低油脂與溶液界面的表面張力。同時,由于電極上氣泡的沉淀,也起到了清洗油膜的作用,促使油膜從被涂物上脫落,達到除油的目的。
以上就是對金屬表面處理中除油工藝的簡單介紹,更多信息可通過官網查看,感謝閱讀。
上一條: 鍍銅的用途和鍍銅液分類
下一條: 鎂合金氧化的方法